DBMNG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享受网络服务的重要来源。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对计算机及其所形成的计算机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从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来了解计算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 信息高速公路
   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参议员阿尔·戈尔(Al·Gore)提出的“高性能计算法案”(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ct),后来也称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nation Snperhighway)法案”。1993年1月,戈尔当选为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同年9月,他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日程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即:“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或称"NII"计划。按照这一日程,美国计划在1994年把 100 万户家庭联入高速信息传输网,至2000年联通全美的学校、医院和图书馆,最终在10-15年内(即 2010 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 —— 大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延伸到全美9500万个家庭。NII计划宣布后,不仅得到美国国内大公司的普遍支持,也受到世界各国(首先是日本和欧盟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也在研究NII计划,并且制订和提出该国的对策。网络系统是NII计划的基础。早在1969年,美国就建成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广域网——ARPAnet。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PC机的普及,以PC机为主体的局域网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常称为"互联网")就是在ARPAnet的基础上,由35000多个局域网、城域网(MAN)和国家网互连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Internet已把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万台计算机及几千万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网上的数据信息量每月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仅以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或E-mail)为例,每天就有几千万人次使用Internet的E-mail信箱,送电子邮件的用户只需把信件内容及收信人的E-mail 地址,按照规定送入联网的计算机,E-mail系统就会自动把信件通过网络传送到目的地。收信的用户如果定时联网,可在自己的E-mail信箱中看到任何人发送给自己的邮件。NII计划的提出,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而Internet的扩大运行,也给未来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原型。人人向往的信息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空中楼阁。


  (2)信息社会的特征
   同信息化以前的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社会,能源和材料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信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息被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如果不实现信息化,就很难增加生产,提高与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国家如果缺乏信息资源,又不重视信息的利用和交换能力,就只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目前,信息业已上升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美国学者M·U·Poftat就提出一种宏观经济结构理论,将信息业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并列为四大产业。信息业不能代替工业生产汽车,也不能代替农业生产粮食。但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倍增器",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信息业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业。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随着NII计划的提出和Internet网的扩大运行,“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信息化不单是让计算机进入普通家庭,更重要的是将信息网络联通到千家万户。如果说供电网、交通网和通信网是工业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那么信息网的覆盖率和利用率,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衡量信息社会是否成熟的标志。

本站文章内容,部分来自于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邮件chuanghui423#sohu.com(请将#换为@)联系,我们会尽快核实后删除。
Copyright © 2006-2023 DBM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VSOARTECH            豫ICP备11002312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439号